(斥資5.46億元在上海市拿地,精工鋼構加速向房地産賽道轉型。企業供圖)
近日,2025年上海第七批次土拍圓滿收官,5宗地塊中有3宗溢價成交,共攬金111.16億元。其中,鋼結構企業長江精工鋼結構(集團)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精工鋼構”,600496.SH)在上海市土地市場迎來首秀,最終拿下了上海市闵行區颛橋地塊。
值得一提的是,精工鋼構此次拿地金額爲5.46億元,而該公司2024年歸母淨利潤爲5.12億元。也就是說,精工鋼構花費超過2024年全年的淨利潤溢價拿地,彰顯出其向房地産領域轉型的決心。
對此,精工鋼構相關負責人在發給《中國經營報》記者的書面回複中表示,近期,上海市進一步優化了樓市限制性政策,故公司優先考慮在上海市參與地産開發業務,以控制風險,抓住市場機會。在目前區域和城市選擇方面,公司主要考慮北上廣深一線城市。
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進一步表示,本次競得土地,主要是爲了展示推廣PEC裝配式住宅體系。該技術體系在項目上的應用往往需要開發商的支持,在前期推廣方面存在一定難度,故本次擬通過自主開發方式做一個示範項目,作爲公司展示綠色集成建築技術體系在住宅領域競爭優勢的重要載體。
“鋼結構巨頭”首度“落子”上海
在與闵房集團以及象嶼、天安聯合體的競爭中,精工鋼構旗下的浙江精工鋼結構集團有限公司脫穎而出,以總價5.46億元競得闵行颛橋MHC10402單元24A-06A地塊,成交樓面價36649元/平方米,溢價率11.19%。
據悉,該地塊商品住宅裝修標准不低于3000元/平方米;無配建保障性租賃住房要求;中小套型比例30%,共計4473.41平方米;還需配建不少于200平方米的養老服務設施。基于1.6的容積率搭配50米建築限高,該地塊未來有望推出低密度的疊拼或聯排産品。
值得關注的是,這不僅是精工鋼構首度“落子”上海市,也是一次“跨界”嘗試。
公開資料顯示,精工鋼構成立于1999年,是一家集國際、國內大型鋼結構建築設計、研發、制造、施工與銷售于一體的上市公司,已連續六年位居全國鋼結構行業榜首,曾參與建設北京“鳥巢”、沙特國王塔、卡塔爾世界杯主體育場“金碗”等多個全球性地標項目。
此外,精工鋼構在上海市也曾有建設保租房的經曆。2023年11月,精工鋼構旗下精工綠築以施工總承包模式簽約上海真新社區W06-1601單元13-05地塊保障性租賃住房項目,簽約金額4.22億元。
據介紹,該項目位于上海市嘉定區,規劃建築面積約7.9萬平方米,配置保租房5棟,並配套建設2855.52平方米的商業和900平方米的社區公共服務用房,是上海市首個由民營企業利用自由存量商業用地轉性開發的保租房項目。
在不到兩年後,精工鋼構便正式“跨界”房地産行業,在上海市土地市場拿地的開銷超過2024年全年利潤。財報數據顯示,2024年,精工鋼構實現營業收入184.92億元,同比增長12.03%;歸母淨利潤5.12億元,同比下降6.69%;扣非歸母淨利潤4.42億元,同比下降9.48%。
進入2025年,精工鋼構業績迎來增長。財報數據顯示,今年上半年,精工鋼構實現營業收入99.11億元,同比增長29.48%;歸母淨利潤3.5億元,同比增長28.06%;扣非歸母淨利潤3.02億元,同比增長22.75%。
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表示,公司2024年年末賬面貨幣資金爲52.01億元,2024年經營活動産生的現金淨流量爲7.71億元,整體賬面資金充裕,現金流健康。相較于上海市土地市場其他地塊,本次競得的地塊體量較小,投入的土地款金額較低,風險也較小,適合住宅開發業務的前期破局。同時,上海樓市高品質新房産品銷售速度快,溢價能力強,客戶認可度高。
“毫無疑問,上海市是目前國內發展勢頭最好的房地産市場之一,8月出台的限購松綁政策進一步激活了外環外樓市。民企在這個節點跨界拿地,進一步說明看好上海市樓市的發展前景。”中指研究院華東大區常務副總高院生分析稱。
據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介紹,精工鋼構上海總部所在的辦公樓宇——大虹橋國際及其配套公寓開發,系公司全程參與建設的房地産開發項目,公司具備房地産開發經驗。目前,公司已經組建了地産開發項目的核心團隊,團隊成員皆有豐富的地産開發經驗,前期已完成多宗地塊的研究和推進。
或爲展示推廣PEC裝配式住宅體系
2025年,“好房子”理念首次寫進《政府工作報告》,這也爲鋼結構裝配式建築創造了新的發展機遇。
據精工鋼構方面介紹,公司的産品及服務主要包括鋼結構工程和以鋼結構爲主體的完整建築産品。鋼結構裝配式建築依托建造周期短、品質可控等優勢,在保障性住房快速供應及城市改造中的應用前景廣闊。
“從業務模式來看,希望以鋼結構建築爲基礎,向産業鏈上下遊去做相關拓展與延伸,更好體現我們的綜合服務能力。”早在2024年,精工鋼構董事長兼總裁方朝陽在接受媒體記者采訪時便談到了公司的轉型方向。
“大浪淘沙過後的(房地産)市場環境可能對我們有利。”方朝陽表示,住建部提出把保障性住房建設成“好房子”,這對精工鋼構也是利好機會。公司一直在研發裝配式集成住宅技術體系,建設速度快、質量標准高,能實現綠色建築的全生命周期可循環再利用價值。“中國市場十分龐大,只要有優秀産品,還是能夠引領産業發展的。”
“公司競得上海土地,主要也是爲了展示推廣PEC裝配式住宅體系。”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告訴記者,這套體系結合了鋼結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利用兩種材質不同的優點,提供施工周期快、周邊環境影響小、建築品質高的裝配式建築。這是住建部裝配式住宅方面“唯二”的示範體系。
據悉,精工鋼構在全國打造了梅山江商務樓、紹興鏡湖官渡三號、紹興天聖·大越城、新昌拔茅職工之家等20余個鋼結構裝配式住宅項目,總面積近70萬平方米。
“但在項目施工過程中,我們發現該技術體系應用往往需要開發商的支持,在前期推廣上存在一定難度,因此擬自己開發做一個示範項目,作爲公司展示綠色集成建築技術體系在住宅領域競爭優勢的重要載體,打造符合‘好房子’標准的高品質住宅示範項目。”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強調。
“此前,精工鋼構沒涉足傳統商品房項目,但建設了不少保障性住房。”高院生分析認爲,精工鋼構的主業本身就處于房地産業鏈條之中。這兩年,房地産市場開發規模有所回落,精工鋼構通過自主拿地開發房地産項目,可以延伸産業鏈條、拓展業務版圖,同時發揮其作爲施工方的優勢。
“公司認爲,當下的住宅市場仍是建築行業最大的一塊細分市場,也希望能夠借助上海颛橋項目的打造,戰略性進入住宅建造領域。至于住宅建造業務未來能否成爲公司新的重要業務板塊,公司是否會繼續深入房地産開發和運營業務,尚需公司內部結合試點項目的情況綜合性地進行戰略評估。”上述精工鋼構負責人闡釋道。